回到主页

PHEV和高压快充产业化应用推动动力锂电行业迎来反转

--动力锂电行业从2023至今的供给收缩+去库存周期或许已经接近尾声

· 高电压快充锂电池辅材

首先是在供给端,光大证券统计,近期锂电产业链开工率正在步入稳步恢复的状态,继3月排产环比大幅提升后,4月排产环比继续增长,部分压价环节甚至出现加工费上涨的预期。财通证券也指出,4月以来锂电负极、铜箔、电解液等中游环节部分订单涨价,产能利用率也有所提升。

而在需求端,根据乘联会数据,我国3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达70.9万辆,同比和环比增速分别达到29.5%/+82.5%,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

4月12日,商务部等14部门又印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着眼于新车、二手车、报废车、汽车后市场等汽车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多措并举推动汽车以旧换新。

多项边际利好逐渐让资本市场形成一个共识:锂电行业从2023至今的供给收缩+去库存周期或许已经接近尾声。同时,行业玩家也进入了最后的洗牌阶段,在经历2023年全产业链的价格战后,谁可以在供需反转之际继续顶住价格压力扩大市场份额,谁就可能是留在牌桌的最后玩家。

根据SNE research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约为92.4GWh,同比增长27.0%。

broken image

01. PHEV持续放大优势

2023年以来,新能源车市场风头最盛的车型无疑就是PHEV(含增程),下游整车厂中如业绩大超预期的理想、赛力斯等企业,也均将增程式车型作为核心方向。

根据乘联会统计,2021/2022/2023年,我国PHEV车型在零售市场的渗透率分别为18.2%/25%/33.5%,呈高速增长的态势,而在今年1-2月,PHEV渗透率则又加速提升至40%以上

中金公司认为,2024年混动车型有望在所有价格段全面加速放量。摩根大通赖以哲也认为,受益于更低的使用成本(相较燃油车)与更少的里程焦虑(相较纯电车BEV),包含增程汽车在内的插混新能源车(PHEV)在2024年相较纯电车BEV将享受更高的增速。

PHEV的出现大大缓解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但在补能效率方面,PHEV还未较燃油车展现出明显优势。

broken image

02. 高压快充开始大规模放量

去年,新能源行业最火热的两个概念,一个是智能座舱,另一个就是800V高压快充。

TOP级动力电池公司都敏锐地捕捉到高压快充正处于爆发的临界点,故针对主流的800V架构和4C快充电芯展开了高密度的研发与生产。宁波东烽紧跟技术趋势,积极研发和销售高电压电芯关键核心辅助材料,助力电芯公司抢占市场先机

broken image

03. 先进产能卷赢效率之争

我们已经知道,动力电池行业现阶段竞争依然着眼于成本的比拼。这一方面要求动力电池企业能够获得足够规模的订单,增强采购议价能力以降低原材料成本;另一方面还需要拥有高效的生产能力,在降低制造费用和人工成本的同时,为客户实现高质量的供应。当然,先进产能也是获得规模订单的重要基础,二者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broken image

04.

动力锂电行业出现拐点

实际上,如果按终局思维来考虑,大力度布局先进产能、开拓海外工厂无疑是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必要条件。但若着眼当下,则需要企业拥有相当大的魄力与决心。

原因也很简单,前期工厂建设、设备购置需要大量的资本开支进行支撑。另外,工厂建成后,在前期的产能爬坡阶段,受产能利用率偏低的影响,折旧等制造费用也会拖累利润的表现。

brok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