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术语

电化学反应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伴有电子进出活性物质的转移、涉及化学组分氧化或还原的化学反应。
电极极化 electrode polarization,有电流流过时的电极电位与无电流流过时的电极电位差异。
结晶极化 crystallization polarization,由晶体成核作用和生长现象引起的电极极化。
活化极化 activation polarization,由电极反应中电荷传递步骤所引起的电极极化。
阴极极化 cathodic polarization,伴随电化学还原反应的电极极化。
欧姆极化 ohmic polarization,电流通过电极或电解质中的欧姆电阻时引起的电极极化。
反应极化 reaction polarization,由阻碍电极反应的化学反应引起的电极极化。
反极(电池) cell reversal,电池电极的极性反向。通常是由串联电池中的一个低容量的电池过放电而造成。
副反应 side reaction,电池反应中附加的多余的反应,会导致充电效率降低以及容量、寿命损失或性能下降。
标称电压 nominal voltage,用以标志或识别一种电池或一个电化学体系的适当的电压近似值。
充电电压 charge voltage,电池在充电时外电源加在电池两个端子间的电压。
工作电压 working voltage,电池在工作电流下放电时正、负极端子间的电压。
过电压 over voltage,电池电压超出制造商/供应商额定值或规定条件的一种状态。过电压可能破坏电池的正常功能并/或引发危害事故。
放电电压 discharge voltage,电池在放电时两个端子间的电压。
充电终止电压 end-of-charge voltage,电池单体、模块、电池包或系统正常充电时允许达到的最高电压。
放电终止电压 end-of-discharge voltage,电池单体、模块、电池包或系统正常放电时允许达到的最低电压。
开路电压 open-circuit voltage,无负载状态下,正极电极电势与负极电极电势的差值。
壳体电压 shell voltage,指金属壳体电池正负极对电池外壳的电压,一般由电池厂家基于自身工艺制定合格标准。
直流阻抗 DC impedance,在直流工作条件下,短时间内电池电压的变化与相应的放电电流之比计算得出的电阻。
注:直流阻抗通常用毫欧(mΩ)来表示。
交流阻抗 AC impedance,指在特定的交流频率下所测得的电池交流阻抗,通常为电池在 1kHz 下的交流阻抗。
注:交流阻抗通常用毫欧(mΩ)来表示。
充电 charge,外电路给电池提供电能,使电池内发生化学变化,从而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储存起来的操作。
完全充电 full charge,充电的一种状态,即在选定条件下充电时所有可利用的活性物质不会显著增加容量的状态。
涓流充电 trickle charge,为补偿自放电效应,使蓄电池保持在近似完全充电状态下的连续、长时间、调控下的小电流充电过程。
注:涓流充电用以补偿自放电效应,使电池保持在近似完全充电的状态。
过充电 overcharge,完全充电的蓄电池或电池组的继续充电。
注:超过制造商规定的某一极限的充电行为亦为过充电。
浮充电 floating charge,电池连续承受长时间、小电流的恒电压充电。
放电 discharge,电池在规定的条件下向外电路输出所产生的电能的过程。
注:此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自放电 self discharge,电池的能量未通过放电进入外电路而是以其它方式损失的现象。
自放电速率 self-discharge rate,用于描述电池自放电快慢的物理量,也称 K 值。其计算方法为两次测试的开路电压差除以两次电压测试的时间间隔,表示为 K=(OCV1-OCV2)/△T。
过放电 over-discharge,当电池完全放电后强制进行的放电的过程。过放电可能破坏电池的正常功能,甚至可能引发危害事故。
放电电流 discharge current,电池在放电时输出的电流。
短路电流 short-circuit current,电池向一个零电阻或将电池电压降低至接近零伏的外电路输出的最大电流。
注:零电阻是一个假想的条件,实际上短路电流是在一个与电池内阻相比其电阻非常低的电路中流过的最大电流。
参考试验电流 reference test current,采用放电倍率(It)表示的电池放电电流,1ItA=1C5A·h/1h。
充/放电曲线 charge/discharge curve,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所记录下来其电压、电流、容量等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放电深度 depth of discharge,在电池使用过程中,电池放出的容量占其标称容量的百分比。
放电倍率/充电倍率 discharge rate/charge rate,放电倍率是放电快慢的一种量度,是指电池在规定的时间内放出其额定容量时所需要的电流值。(它在数值上等于电池额定容量的倍数,即“放电电流/电池额定容量=放电倍率”,通常以字母 ItC 表示。同样,充电倍率是充电快慢的一种量度,即“充电电流/电池额定容量=充电倍率”。)
充电效率 charge efficiency,电池放电时输出的电量与前次充电时输入的电量的比值。
能量效率 energy efficiency,电池放电时输出的能量与前次充电时输入的能量的比值。
循环寿命 cycling life,电池容量连续三次充放电循环低于规定的容量值,则认为电池寿命终止。此时最后一次达到或超过规定容量值的充放电循环次数即为电池的循环寿命。
边电压 pouch voltage,软包电池极耳与铝塑膜内层铝层间的电压。
放电容量 discharge capacity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电池输出的容量值。
注:放电容量通常用安时(Ah)或毫安时(mAh)来表示。
额定容量 rated capacity,以制造商规定的条件测得的并由制造商申明的电池单体、模块、电池包或系统的容量值。
注:额定容量通常用安时(Ah)或毫安时(mAh)来表示。
剩余容量 residual capacity,电池在规定条件下(如放电或贮存),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继续放电时可放出的电池中余留的容量。
恢复容量 recovery capacity,电池在规定条件下完全充电后,在规定的温度下搁置规定的时间,放电后完全充电,并再次放电时能够输出的容量。
克容量 capacity per gram,电池放电时,内部活性物质所能释放出的容量与活性物质的质量比。
注:克容量通常用毫安时每克(mAh/g)来表示。有时计算克容量也会把导电添加剂、黏接剂等所有非活性物质的质量计算在内。
质量(比)能量 gravimetric energy,电池的能量与其质量之比。又称为“质量能量密度”。
注:质量比能量通常用瓦时每千克(W·h/kg)来表示。
体积(比)能量 volumic energy(related to battery),电池的能量与其体积之比。也称为“体积能量密度”。
注:体积比能量通常用瓦时每升(W·h/L)来表示。
质量(比)功率 gravimetric power,电池输出的功率与其质量之比。又称为“功率密度”。
注:比功率通常用瓦每千克(W/kg)来表示。
体积(比)功率 volumetric power,电池输出的功率与其体积之比。又称为“体积功率密度”。
注:体积比功率通常用瓦每升(W/L)来表示。
电池活性物质利用率 utilization rate of active material,电池实际获得的电量与所含有的活性物质的理论电量之比,常用百分数表达。
注:一般情况下,正、负极活性物质利用率是不一样的。
荷电保持能力 charge retention,电池在规定条件下完全充电后,在规定的温度下搁置规定的时间,在没有再次充电的条件下能够输出的容量与标称容量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
荷电状态 state of charge/SOC,当前电池单体、模块、电池包或系统中按照制造商规定的放电条件可以释放的容量占实际容量的百分比。
注:其取值范围为 0~1,当 SOC=0 时表示电池放电完全,当 SOC=1 时表示电池完全充满
电池健康状态 state of health/SOH电池相对于新电池存储电能的能力。
注: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电池从寿命开始到寿命结束期间所处的状态,用来定量描述当前电池的性能状态。
电池产品术语

电池 battery,装配有使用必需的装置(如外壳、端子、标志及保护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单体电池。
锂离子电池 Li-ion battery,利用锂离子作为导电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通过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实现充放电的电池。
包括单体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组。
单体锂离子电池 Li-ion cell,锂离子电池的基本单元,由电极、隔膜、外壳和绝缘保护垫片等在电解质环境下构成。
液态锂离子电池 liquid rechargeable Li-ion battery,电池中只含有液体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
非水有机溶剂锂离子电池 nonaqueous rechargeable Li-ion battery,电解质为非水有机溶剂的液态锂离子电池。
水系锂离子电池 aqueous rechargeable Li-ion battery,电解质为水溶剂的液态锂离子电池。
混合固液电解质锂离子电池 mixed solid liquid electrolyte rechargeable Li-ion battery,电池中同时含有液体和固体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
注 1:电池单体中固体电解质质量或体积占单体中电解质总质量或总体积之比达到一半,或者单体中一侧电极含有液体电解质,另一侧电极只含有固体电解质,这两种均称为半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有时简称为半固态锂电池。
注 2:单体中固体电解质质量或体积分数超过一半,液体电解质的质量或体积分数低于一半的,有时称为准固体电解质锂离子电池或准固态锂电池。
注 3:液体电解质的质量或体积分数低于电解质总质量或总体积分数 5%的,有些作者称之为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或者固态锂电池。但实际该电池单体中含有少量液体电解质,称为固态锂电池不严谨,更适合称为准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或准固态锂电池。以上文献中出现的半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准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都属于混合固液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简称为混合固液电解质锂电池。英文也可以称为Hybrid solid liquid electrolyte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all solid state rechargeable Li-ion battery,电池单体中只含有固态电解质,不含有任何液体电解质、液态溶剂、液态添加剂的锂离子电池。

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gel polymer rechargeable Li-ion battery,电池中的液体电解质与聚合物高分子形成凝胶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
注:目前把塑封膜封装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也叫做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有时简称为聚合物锂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是指在隔膜、正负极内部电解质以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形态出现。两者在组成、性能上有较大差异。
半固态锂离子电池 half-solid state Li-ion battery,电池中任一侧电极不含液体电解质,另一侧电极含有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或者单体中固体电解质质量或体积占单体中电解质总质量或总体积之比的一半的锂离子电池。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pouch Li-ion cell,采用塑封膜作为外壳的锂电池。
芯包 jelly roll,在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交替堆叠或卷绕在一起,尾部用终止胶带固定后形成的基本单元,卷绕的芯包也称为卷芯。
阳极 anode,通常指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注:阳极是放电时的负极、充电时的正极。
阴极 cathode,通常指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注:阴极是放电时的正极、充电时的负极。
电极片 electrode,将一定比例的活性物质、导电剂通过粘结剂附着在导电集流体上,并通过一定工艺制作而成的电极。
注:电极片的集流体可以采用金属箔、网等形式。
负极片 negative electrode,通常指含有在放电时发生氧化反应活性物质的极片,其电势相对较低。
正极片 positive electrode,通常指含有在放电时发生还原反应活性物质的极片,其电势相对较高。
隔膜 separator,由可渗透离子的材料制成的,可防止电池内极性相反的电极片之间接触造成短路的电池组件。
注:混合固液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隔离正负极的材料也可以认为是隔膜的一种,但一般会称为固体电解质膜,英文为 solid electrolyte membrane。
极组 jelly roll pack,由单个或多个芯包通过包胶,极耳连接,引出极柱后形成的组合体。
极耳 tab,连接电池内部电极片与端子的金属导体。
注:多极耳电池与端子连接时,为了增加极耳的强度,会引入连接片进行辅助连接。
活性物质 active material,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电化学反应以存储或释放电能的物质,分为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
电解质 electrolyte,含有可移动离子并具有离子导电性的液体或固体物质。
注:电解质可以是液体、固体或凝胶体,电解质不能传导电子。
电池外壳 cell can,将电池内部的部件封装并为其提供防止与外部直接接触的保护部件。
铝塑封装膜 laminated aluminum plastic film,用于软包装锂电池封装的,由塑料、铝箔和黏合剂组成的高强度、高阻隔、耐电解液的多层复合膜材料,简称铝塑膜。
电池盖 cell lid,用于封盖电池外壳的零件,通常带有注液孔、安全阀和端子引出孔等。
负极端子 negative terminal,便于外电路连接电池负极的导电部件,也称“负极极端”。
正极端子 positive terminal,便于外电路连接电池正极的导电部件,也称“正极极端”。
安全阀 safety valve,为避免电池内压过大而设计的用以释放电池内部气体的结构件,根据电池特点设计泄放压力阈值。
连接件 connector,用于电池电路中各组件间承载电流的导体。
注:例如用于单体电池之间、电池端子与电池组端子之间或电池组端子与外电路及辅助装置之间电连接的连接件。
电池管理系统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连接电池和设备的电子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电池物理参数实时监测,电池状态估计,在线诊断与预警,充、放电与预充控制,均衡管理和热管理等。
方型锂离子电池 prismatic Li-ion cell,各面成直角的平行六面体形状的锂离子电池。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cylindrical Li-ion cell,总高度等于或大于直径的圆柱形状的锂离子电池。
扣式锂离子电池 coin Li-ion cell,总高度小于直径的圆柱形状的锂离子电池。
底垫片 bottom gasket insulator,用绝缘材料制成,放在极组与电池壳底之间以加强隔绝的材料。
外垫片 washer,用绝缘材料制成,与电池盖配合使用,固定在电池盖外部的材料,起绝缘作用。
保护胶带 protective tape,防止正负极短路,起绝缘保护作用,包括极耳保护胶带、极片保护胶带、底胶带、侧胶带。
终止胶带 end tape,芯包卷绕/叠片完毕后,粘贴在芯包外侧的胶带,起定型作用。
底胶带 bottom tape,包裹在极组底部的胶带,防止极组被挫伤。
中心柱 center pin,圆柱形电池中,用以固定极组卷芯的圆柱形金属或聚合物硬质管状结构件。
定位面板 positioning panel,设备中用于支撑、固定卷绕头及其他机构的平板。
